“一邊填報志愿,一邊選擇未來”,這不是一句夸張的話。本期小編將給同學們講解,在高考填報志愿前,怎么用線差法算出自己能進的所有學校及專業(yè)。
一、怎么用線差法算出能進的所有學校?
第一步,同學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高考成績與考試院公布的批次線確定自己所在的批次,再用前者減去后者,得出自己的線差。
比如:四川省的理科生小華2019年的高考成績是579分,考試院公布的理科一本批次線為547分。
579-547=32分,那么小華的線差便為32分。
第二步,同學們還需要在省考試院的官網(wǎng)找出近三年的批次線,然后打開手中厚厚的高考指南相關書籍,挨個算出自己所在批次中所有學校近三年的錄取線差。
錄取線差的算法:
錄取線差=學校錄取的平均分-當年的批次線
平均錄取線差=近三年錄取線差之和÷3
平均錄取線差與自己的線差上下相差10分左右的所有學校,便是同學們有機會被錄取的學校。
第三步,將能上的學校分類,按照“沖穩(wěn)?!钡奶荻忍顖蟾呖贾驹浮?/span>
1、將平均錄取線差高于自己線差5~10分的學校,列為可以“沖”的學校范圍。
注意,同學們在選擇“沖一沖”的學校中的專業(yè)報考時,盡量填報收分較低的專業(yè)或者服從調劑,這樣被錄取的機率也會更大一些。
2、將平均錄取線差與自己線差上下相差5分的學校,列為比較“穩(wěn)”的學校范圍。
在比較穩(wěn)妥的學校范圍中,除了學校收分較高的幾個專業(yè)外,其余專業(yè)同學們基本上可以順利報考。
3、將平均錄取線差低于自己線差5~10分的學校,列為“保底”的學校范圍。
在保底的學校范圍中,同學們基本上可以隨意選擇專業(yè)。但是也要注意專業(yè)對于身體條件、外語語種等因素的限制情況哦。
二、怎么用線差法選擇大學專業(yè)
其實,用線差法選擇專業(yè)的方法與選擇學校的方法一樣。同學們只需要將上文中學校的平均錄取分,改成“專業(yè)平均錄取分”來計算即可。
不過由于每個學校開設與招生的本科專業(yè)都比較多,所以同學們在用線差法計算出自己能上學校的哪些專業(yè)時會更加的有難度。
所以小編建議同學們,先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上自己最想報考的幾個專業(yè)名單和最不想報考的幾個專業(yè)名單,重點計算前者的平均錄取線差,將后者直接排除在外。
好啦!本期關于怎么用線差法計算出能進的學校與專業(yè)的講解到這里就結束啦,同學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