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學習后,很多同學對于一些可能會接觸到的專業(yè)名詞都比較陌生。本期小編將著重為大家講解“高中小三門的意思及其相對較好考的科目”,供同學們參考。
一、高考小三門是什么意思?
同學們在步入高中學習時,會接觸到語文、數(shù)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等科目。這9門科目又被劃分為“大三門”和“小三門”兩個區(qū)域,具體如下:
1、大三門科目范圍:語文、數(shù)學、外語
2、小三門可選的科目范圍: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
在實行新高考的省份,比如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小三門特指高中生在以上6門科目中納入選考的三門科目。
二、高考小三門哪個最好考?
1.物理、化學:對于學霸來說最好考
因為物理和化學這兩門傳統(tǒng)理科的學習難度相對較大,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及推理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在實行選課制度后,這兩門科目也逐漸被許多成績一般的學生拋棄。于此對應的,則是“物理+化學”組合中人才濟濟、學霸偏多。在等級賦分制下,成績一般的學生很容易在這場學霸如云的競爭中淪為炮灰,最終賦得比原始成績還低的分數(shù)。
2.生物、地理:學習難度相對最小
生物是出了名的理科中的文科,它與地理都是非常重視基礎知識、需要依靠背誦輔助的學科。同學們只要在老師的幫助下,認真梳理好近年來生物和地理學科的考點,掌握答題技巧,將難點攻克,那么想要拿到等級A也并非難事。因此,根據(jù)上海教育部門公布的近年來的選科數(shù)據(jù)來看,選擇地理的人數(shù)也是最多,其次則是生物。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生物和地理這兩科在同學們高二的時候就可以完成等級考試,這也意味著選考這兩門科目之一或者全選的同學將在高三極大減負、花更多的時間全心備考小三門中另外的1~2科。
3.歷史、政治:學習難度出于中游狀態(tài)
相對于物理、化學選科人數(shù)的逐年減少與生物、地理選科人數(shù)的逐年增長,歷史、政治的選科人數(shù)在近年來都較為平穩(wěn)。除此之外,這兩科的學習難易程度剛好也在以上兩種組合的中間,雖然它們都是文科組合,但是因為歷史較為靈活,政治的知識點龐多而一直處于同學們選擇的中游狀態(tài)。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少部分大學偏文性質的專業(yè)會要求高中生選考歷史或政治。未來有意從文的同學,可以查詢心儀專業(yè)的選考要求,再決定是否要選擇這類學科。
三、推薦最好考的小三門組合
1、學霸組合: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
2、適合成績較為優(yōu)秀的同學的組合:物理+生物+地理
3、適合中等生的組合:歷史+生物+化學,歷史+生物+地理
4、適合擅長背誦的同學的組合:政治+歷史+生物,政治+歷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