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高考后的錄取階段過程中,部分同學和家長對于投檔分和錄取分存在疑惑。比如,什么是投檔分?什么是錄取分?投檔分達到就能錄取嗎?投檔分和錄取分有哪些區(qū)別?本文接下來將為大家詳細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一、投檔分和錄取分一樣嗎?
答:投檔分和錄取分不一樣。
投檔分
投檔分全稱為院校投檔分數線,也被稱為提檔線或者是調檔線。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通俗的來說,當考生的高考分數超過這所院校的投檔分數,就可以進行投檔,進入這所高校的錄取范圍,有機會被錄取。具體錄取還需要參考院校錄取計劃、考生志愿順序、專業(yè)錄取分數等。
例如:某二本大學計劃招45人,調檔比例為1:1.2,填報該校志愿的人數有100人。省招辦按照招生計劃數的1.2倍,即45x1.2=54(人),向該校投檔54份考生電子檔案,以分數從高到低排序。假設排在第54位的考生的分數為510分,說明該校在本批次的最低投檔分就是510分。
錄取分
各省高考的錄取分都不相同,是由當年院校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通俗來說,就是招生院校按計劃錄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數。只有考生的分數超過該錄取分數,才會被錄取。
綜上,投檔分和錄取分互為因果關系,當達到院校的投檔分后,才能有錄取的可能。
二、投檔分和錄取分二者的區(qū)別有哪些?
投檔分不等同于錄取分,達到了高校的投檔分,才能進入錄取的階段,如果沒有達到,則沒有錄取機會。主要有以下幾個區(qū)別:
1.作用不同
投檔分更多是對于高校起到初步篩選的作用,每年高考考生人數眾多,每個高校情況不同,不可能全分數段考生都能照顧到。錄取分則是一個高校的最終錄取標準,當考生達到了該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才能被錄取。
2.產生時間不同
投檔分是省教育考試院向招生院校批量投檔后產生,而錄取分是院校在錄取工作結束后產生。